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讨论,认识五壮士在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的英勇豪迈,体会五壮士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感情。
2、带着对五壮士的无限崇敬之情,重音鲜明、节奏有变化地朗读课文四、五段,提高朗读水平。
3、了解四、五段课文是通过详写五壮士的神情、动作、语盲来表现五壮士的英勇豪迈的。
4、理解巩固课文的重点词语,进行句子训练。
【教具准备】
幻灯片、投影仪、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检查宇词,复习导入
1、师:昨天老师告诉大家,今天这一节课一开始要检查字词,给大家一分钟,再读读记记课后第四题的词语,并复习一下重点词的意思。
2、师主持检测:
⑴ 听写:
崎岖、山涧、横七竖八。
⑵ 看意思写词语:
斩钉截铁、居高临下。
3、学生自批、订正,师反馈。
4、师:上节课,我们还给课文分了段,课文分五段。这五段中写得比较详细的是哪三段?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四、五段,研究一个问题:第四、五段课文中,五壮士的英勇豪迈表现在哪里?是怎样写详细、写具体的,用我们有感情的朗读,读出五壮士的英勇豪壮。
二、学第四段,以情促练
1、(生自由读4、6自然段)思考:
这一段中五壮士的英勇豪壮表现在哪里?他们在顶峰是怎样英勇歼敌的?
2、师:他们就是这样,在顶峰英勇歼敌,与敌人血战到底。在顶峰歼敌的战斗中,写得最详细的、五壮士最令你感动的举动是什么?
(石头砸。)
3、(出示幻灯)这幅插图描绘的就是五壮士用石头砸向敌人的壮烈一幕。第五节中,哪部分内容是描绘这幅插图的。请同学们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用( )括出来。
4、(生自由读括号中的内容)思考:
课文是怎样把“石头砸”写详细的?哪些词句令你感动?
交流:
⑴ 猛地举起。
⑵ “同志们,用石头砸!”:
(个别读→评(大声、重音)→师范读一齐读。)
⑶ 句子对比:
① 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向敌人头上砸去。
② 石头向敌人头上砸去:
(自由读→比较不同→书上为什么用第一句。)
⑷ 师: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小时的劳累,不顾累累伤痕的剧痛,把一块块磨盘大的石头猛地举起,狠狠地砸向敌人。此时,他们的决心是什么?中国人民的仇恨是什么?
⑸ 师:想到这一切,怒火在他们心中燃烧,他们决心用最原始的武器──石头,向敌人讨还血债,与敌人血战到底。这句句子用上两个“带着”,不仅把石头写活了,更重要的是写出了五壮士的英勇豪壮。
⑹ 指导朗读:
自由读→个别读→评(两个“带着”后一个语气更强,“砸”前稍作停顿,“砸”念重音)→师范读→自由读→齐读。
三、学第五段。
1、(师配乐范读)思考:
第五段中,最能体现五壮士英勇豪壮的一幕指的是什么?
2、师:请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自由读读第五段,想一想;五壮士跳崖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3、师:请同学们打开练习本,模仿“石头像……带着……带着……”这句话,从课文中找依据,用“带着……带着……”试写一句话。
4、汇报交流:
⑴ “胜利的喜悦”:
从哪儿体会到的?(齐读)五壮士知道自己将要牺牲了,为什么脸上还要露出胜利的喜悦?
(再读:轻缓、带着眷恋。)
⑵ “对敌人的憎恨”:
从哪儿体会到的?为什么砸枪?是砸自己的枪吗?
(朗读:“砸碎”重读)喊口号(有力,末字处长)
⑶ 除了这两个“带着”,还有别的吗?课文是怎样详写五壮士跳崖的?
(理解“相继”。)
五壮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为什么能昂首挺胸,像冲锋一样,相继跳崖?
(相信抗战一定会胜利──“抗战必胜的信心”。)
(朗读:注意重读。)
5、学生校正、修改,并有感情地读自己写的句子。
6、师:五壮士用自己的壮举,向日寇和所有的侵略者证明了,中国人民是──的,所以课文结尾说──(学生接读)
(指导朗读;高昂,读出“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气魄。)
四、回应目标,总结全课
1、学到这儿,五壮士的英勇豪壮表现在哪里,课文是怎样写详细的,大家明白了吗?
课文是抓住了五壮士的动作、语言、神态,详写“用石头砸”和“英勇跳崖”,以此来表现五壮士的英勇豪壮(板书),以此来证明这五位战士是壮士。
2、下节课,我们将重点研究为什么这三段要写得详细。现在,让我们全体起立,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段;(生读)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历史,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四、五两部分,了解狼牙山五壮士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的英雄事迹,学习五壮士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2、紧扣“壮”字,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五壮士的“壮言”、“壮行”、“壮志”,激发学生对五壮士的无限崇敬之情。
3、尝试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顶峰歼敌和英勇跳崖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设想】
1、以读为本,读中悟情:
本课我设计了以读导情,以议悟情,以情xxxx的教学方法,让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引读、分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使情感升华。
2、重视自主学习,激发主体潜能: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我活动,去读书,去思考,参与议论,参与交流,使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呈现出双向和多向并存的局面,让学生始终有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使他们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触课文,从而更好地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3、鼓励大胆质疑,启发合理想象:
⑴ 让学生在读书中质疑,在读书中解 ……此处隐藏24286个字……个故事是怎样发生的,请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及搜集资料,谈谈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脉络
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生词
2、在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
3、细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理清课文脉络,交流(指名说)第一段(1)讲七连六班接受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的任务。第二段(2)讲五壮士诱敌上山,痛歼敌人。第三段(3)讲五壮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段(4―5)讲五壮士把敌人引上顶峰,英勇歼敌。第五段(6―9)讲五壮士英勇壮烈的跳下悬崖绝壁。
4、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急需的?全班交流(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出发把握作者的叙述思路)
5、质疑:五壮士指的是哪儿五位?在文中找出答案并划出来
6、熟读课文
7、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细细体会把感想臂注在一边。
8、交流感受教师点拨
9、学生质疑:你们发现哪儿些不明白的问题?
汇总疑难问题:
1、五壮士完成掩护任务,为什么王三面是悬崖的棋盘坨转移?
2、五壮士是怎样痛击敌寇的`?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3、五壮士最后为什么跳下悬崖?
10、深入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质疑提出的问题
2、小组讨论质疑问题
3、你对五壮士怀有一种怎样的情感?(很敬佩)
4、就让我们带着对五壮士的敬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吧!
四、回顾全文,读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句子。
五、布置作业:
1、编读边思考质疑提出的问题
2、把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谁来给大家把上节课学的故事讲一讲
二、分段知名有感情地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叙述顺序填空出示小黑板:接受任务―→()―→()―→()―→跳下悬崖
提问:这五部分中哪一部分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谁来读读、说一说感受?(指名读3、4位学生)
三、出示中心问题:思考:为什么要把五位战士成为“壮士”呢?联系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不怕牺牲,英雄善战,以智取胜,具有崇高的品质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抓重点语句说说又有那些英勇豪迈的表现和壮烈的举动呢?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你有什么感受?
要求:
1、小组进行讨论、从文中抓重点词句分析理解?
2、了解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程度,随时点拨
四、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一)、五位战士是怎样完成任务的?
1、画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指名说,教师给予肯定)
2、学生自由读一读
3、谁想象着模仿五壮士作战时的动作、神态。读一读
4、从五壮士的神态、动作上你感到了什么? (他们英勇杀敌,一心想拖住敌人,消灭敌人,对敌人的仇恨是一样的)
5、描写人物要描写语言、心情、动作、神态
出示小黑板:班长马宝玉(沉着指挥战斗)神态
副班长曹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心情
战士宋子义(把胳膊轮一个圈)动作
胡的林德林和胡福财(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表情
6、让我们带着对敌人的满腔愤怒读这一段吧!
过渡:五壮士完成了掩护任务后,他们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二)、五壮士不顾自己的危险往三面都是悬崖的棋盘陀转移?为什么要这样做?说明什么? (说明五壮士有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和圆满完成任务的自觉性主动性、表现了他们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1、指名读第三段
班长是怎么说的?请学生从文中找出重点词句、(指名说)
“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他们这样做说明了什么?(五壮士为保护人民,歼灭敌人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勇于牺牲的品质)
假如去掉这个词读一读有什么不同?(语气消弱、不肯定)
2、战士们又怎样呢? (热血沸腾、紧跟)谁来读一读这两句话、注意重点词的语气?
2、你有什么感受?(五位战士不愧被称为五壮士,他们一心想的是祖国和人民,视人民生命高于一切,勇敢、敬佩)
3、怀着对五壮士的敬畏之情朗读这一段、
(三)过渡:把敌人引上顶峰后,他们是怎样歼灭敌人的?
1、默读第四段并想象画面
2、抓重点词句你想读哪儿你就读哪儿?(指名说)
3、提问:哪儿个字更能表现出五壮士消灭敌人的满腔仇恨?(砸)
哪儿句话更能体现五壮士顶峰杀敌的英雄气概?(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向敌人头上砸去)谁想读一读这句话。
4、找出生动描写敌人可耻下场的词(坠落山间粉身碎骨叽里呱啦纷纷滚落深谷)这就是侵略者应有的下场。
5、让我们带着壮士的英勇气概读一读这段。
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最后英勇跳崖,这是多么悲壮的举动呀!(看插图)
(四)、五壮士在痛击敌人,枪弹禁绝之后,是怎样英勇跳崖的?
1、指名读第5段,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哪些语句更能表现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悲壮?(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稳固得利者。眺望:远望,对群众和部队安全综合转移,流露出喜悦。望望:近望,对敌人进犯失败,报以轻蔑的微笑。)(纵身、相继、跳、昂首挺胸、壮烈豪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并加以解释。
3、指名反复读,体会这些语句表达的情感。
4、想象五壮士的光辉形象和视死如归的气概,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5、谁来模仿着读一读壮烈豪迈的口号。(2―3名读)体会五壮士为人民勇于、乐于牺牲自我的精神。
6、学到这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出示小黑板
五壮士用自己的壮举向日寇和所有的侵略者,证明了中国人民是()所以课文结尾说()。
五、情感升华联系实际
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战士,你会做出怎样选择,假如你选择了死亡,跳下悬崖后会是怎样的场面。(请想象写下来)
六、 总结全文:
本文围绕着“壮”字来写,通过记叙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勇猛歼敌,最后英勇跳下悬崖的故事。表现了他们英勇顽强,为祖国人民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概。学习五壮士有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和圆满完成任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顽强作战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有详有略,(二、四、五)部分祥写,突出五壮士英勇杀敌,体现了五壮士崇高品质和英勇气概,其他有联系的部分概括、简略,这是本课讲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写作手法。
七、作业
1、看一些英雄故事书。
2、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想说点什么?(写到小本本上)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