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说课稿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5篇,欢迎大家分享。
说课稿 篇1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美术二年级课程,是在一年级〈〈我们身边的线条〉〉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认识线条的变化并会运用线条进行装饰性美术创作。教材采用两幅欣赏作品和一些学生作业,让学生感受线条在艺术作品中丰富的表现力和用线作画的趣味性。给学生留有广阔的发现、想像和创造的空间。
2.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显性目标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不同种线条有秩序、有规律的变化给人带来的美感,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能用不同的线条组织一幅画面,表现出一定美感。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依据低年级学生可以较容易的说出线条的类型或名称,在此基础上,通过从感受线条的美感到用线条创造美感这一过程,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隐性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以审美之心感受生活、热爱生活,保持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成长为一个有情趣的人。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级时对线的认识的基础,所以我将重点放在对线的进一步感受和运用上。(通过音乐和美术的相融,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加深学生对不同线条的感受,并能通过线条表达自己的情感)
(2)难点:通过线的组织运用产生美感。(通过欣赏领会线的长短、粗细、疏密、方向的变化,尽量达到会运用这些变化组织线条并产生美感。)
二、教法与学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教师主要起到组织、引导、启发的作用。有感受才会有创造,所以我在这节课要调动起学生的感官体验,引领他们听、看,在体验中发现和创造。为了避免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进行线条装饰画时,我不给他们设定主题,可以随意表现他们想表现的内容,哪怕是比较抽象的内容。但必须要能体现出运用线条和组织线条的方法。即,使儿童的感性和理性达到平衡。对作业的要求可以降低难度,但同样可以达成教学目标,并可以保持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感受,有发现、有认知、有创造。
三、教学程序
1.认识与体验: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种线,启发学生回忆起一年级时学过的线条名称和形状。激发兴趣铺垫新课。
2.审美与欣赏:启发学生找出身边和自然中的线,感受线的变化和组合的美。视觉感受为主。来源于外在。为下一步实践做准备。
3.联想与描绘:感受变化节奏的音乐,用线表现出舒缓和激烈节奏的不同。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感受。来源于内在。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这一部分主要是感受线的韵律和节奏,不一定要求把线组织出美感,只是凭感觉画线,以提出要表现出线的美感,应怎样组织线条的方法。
4.探究与创作:通过研究学生作品,分析线的运用方法,提出问题要围绕着线的的变化和组织方法。以不限制学生思维的形式,让学生用不同种线条组织一幅画面。这部分要解决重点难点。
5.评价与延伸:学生自评互评,提高表达和欣赏能力。由本课内容延伸到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品质。
总之本节课除去课堂中的欣赏线、认识线、练习线这几个环节外,还可以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动手找一找线描作品,教师就可以充分了解学生对线认识的程度;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课堂上再根据学生对线认识的程度进行引导,分析,课堂外的学生活动无形之中加大了课堂容量,大容量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更是体现了“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以学定教”新的教学法则。
说课稿 篇2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节"摘果子".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加减法,主要内容为10以内减法的学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 5以内的减法.教材通过摘果子的情境,将具体的现实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5-2=3,为以后10以内减法及更大数的减法学习做准备.根据数学课程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活动与情况中,初步体会减法的数学含义,认识减法.
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能用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初步感知减法与生活的联系,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初步体会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计算5以内减法能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计算5以内减法,并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在黑板上列两个式子3+2,4+1,准备5个苹果,然后叫两名同学来做题,做对的可以吃到苹果以资奖励.
二,探究新知:
(1)让班内的其他同学看5个苹果,然后拿走两个,让同学们回答还剩下几个,教师在黑板上列式子.
(2)讲出减号的意义.
(3)让学生说说是如何想的.
三,做练习:
(1)教师引导学生读题,思考.
(2)让学生独立试做.
(3)教师给班级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4)全班汇总.
(5)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
说课稿 篇3一、说大纲
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在现代文阅读和鉴赏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二、说教材
本单元重在让学生开阔视野,体会不同作家风格,多角度理解小说主题,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边城》既承担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
长篇小说《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通过湘西儿女翠翠与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文学作品。本课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创设情景加以引导,力争拉近距离。
三、说学生特点
高一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与鉴赏能力,但对于课文背后所蕴藏的深层意义还缺乏进一步的挖掘能力。《边城》这篇文章反映的毕竟是一个成年人,而且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感,因而比较深沉,这是很难让高一的学生真正的领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这样一些内容进行大胆的舍弃,在课堂上不做过多要求。
四、说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了解沈从文及其描 ……此处隐藏1642个字……律。最后汇报交流。
(4)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计算吗?先根据小丸子的话提出问题,独立解答。再根据图中的信息,自由提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由浅入深,使学生理解掌握了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找出相应的计算规律,而且能通过情境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总结本课
让学生自己谈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你学会了什么?”,“你想提醒同学们什么?”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有助巩固新学的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拓展作业
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数学问题。请你做一个细心人,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关用十几减几计算的问题,下节课说给老师和同学听。
设计意图:这样布置作业,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感受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九、板书设计
十几减几
13 – 8 = 5 13 – 5 = 8
想加算减:8 +(5)= 13 (8)+ 5 = 13
破十法: 10-8=2 2+3=5 10-5=5 5+3=8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板书清楚明了,而且重点突出,各种算法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印象,为今后计算打下基础。
说课稿 篇5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小摄影师》,下面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解读,教学方法,教学预设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设计理念: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真实基础为教学起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语言,凸现语文本体,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弘扬人文,积淀精神;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下面,我就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二,教材解读
《小摄影师》写了高尔基欣然答应一个孩子给他拍照,最后孩子发现忘了带胶卷,拍照未能完成,孩子哭着离开。最后,高尔基还是准备要接待那个少先队员。这个故事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也表现了小摄影师所代表的少先队员所具有的诚信,聪明,有礼貌的品格。本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教学我安排两课时来完成,下面,我就具体说说第一课时的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基,胶,卷等3个生字。正确认读列宁格勒,摄影师,高尔基,阳光明媚,鞠躬和正确读写人行道,照相机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5自然段。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初步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方法
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本课我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主要采用品词析句,朗读感悟,读写结合,整体把握等方法,具体结合教学过程展开阐述。
四,教学预设
研究了教材,确定了教法,学法,为了体现我的设计理念,我预设了以下环节
一,导入
1,板书: 摄影师 联系实际说说对摄影师的了解。(随机板书:胶卷)
2,补写板书小(小摄影师) (明白什么了 )
3,质疑:(预设:小摄影师是谁 他给谁拍照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
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使很深的道理易于学生接受,同时也能够激起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思考。这种导入方法自然生动,将生活和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课文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解决问题:
(1)小摄影师是谁 给谁拍照 (板书:高尔基 小男孩)
(2)田字格中范写基,学生临写。
(3)出示高尔基图像,了解高尔基。
高尔基: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他的作品在广为流传,像《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等多部小说和著名散文诗《海燕》等,深受读者的喜爱。文中所描述的高尔基当时正生活在苏联的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
3,过渡:一个会拍照的小男孩跟苏联伟大的文学家之间发生的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板书:高尔基 小男孩)让我们好好去读读课文。
【丰厚初读,能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在初读环节上,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接触文本,在与文本充分接触中自主识字,走进文本,做到不读熟,不开讲。】
三,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思考上面的问题。)师巡视指导。
2,出示:怎样标自然段序号。(第一自然段)指导后指名分段读课文。
3,理清文路:发生了什么故事 (小摄影师为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
4,引导:这个动人的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呢 我们先来读读1—5自然段。
理清文本思路,为下文的有效学习提供基础。
四,学习1—5自然段
1,自由读,交流读后的感受。
2,师生合作对话朗读(生——高尔基,师——小男孩)读中体会高尔基对小
男孩的关怀爱护。
3,情境对话,朗读感悟(生—小男孩,师—高尔基)感受小男孩的聪明,
大胆,会想办法,礼貌,出于无奈等。
这个环节中主要抓细节动作,重点体会按小男孩的吩咐 微笑 赶紧站起来等词语,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品味人物品德,走进人物内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当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才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以上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感悟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关怀与爱护,再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4,过渡:我们的伟人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关怀爱护实现了小男孩的愿望,真令人高兴啊!故事会怎么发展呢 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我以保持阅读兴趣作为学生阅读活动的持续力量,正如新课标强调的要让学生真正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以上结课设计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再探究的欲望,将阅读兴趣不断延伸。
五,写字指导:胶卷
1,1,字形难点:卷,弄
2,学生练写,指导评议。
板书,是文章结构的简缩,通过板书,能使学生直观地抓住线索,理清思路,体会中心。因此,我板书力求体现这些,以达到事半功倍地效果,板书如下:
附板书: 6,小摄影师
关心爱护
高尔基 小男孩
崇拜热爱
文档为doc格式